脾虚湿困是“春困”的主要原因 除了红豆和薏米,还有这些食物排湿气、除春困!

作者:admin | 发布时间:2024-03-26 | 游览:68

内容摘要:进入春季,雨水增多,体内湿气过重,会让人觉得困倦,身体四肢沉重,没有食欲,皮肤出现湿疹皮疹,甚至出现肠胃炎。膳食医生指出,春天是肝气主导的季节,肝气旺盛,肝胜脾(木克土),脾失运化,水湿内停。加上春季阴雨绵绵,外湿困阻脾阳,引起气血运行不畅、经脉不通,人体就会感到疲乏、嗜睡。所以,脾虚湿困是“春困”的主要原因。

春天吃什么排湿气?膳食医生推荐如下祛湿食物:


红豆:红豆性平味甘酸,有健脾止泻、利水消肿的功效,将薏米和红豆加水煮熟后食用,可以利尿、除湿,甚至起到美容的效用。


山药:山药并没有直接除湿的功效,但是山药可以补脾,间接的可以让体内湿气排出。山药可以炒着吃,炖菜吃,还可以做点心吃,蒸熟蘸白糖也可以。


薏米: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薏米可以和红豆煮粥,就是单纯的薏米加红豆,而不要加上大米,喝水吃豆子,长期坚持就会有效果了。


辣椒: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富含胡萝卜素、蛋白质、脂肪、维生素C及钙、磷、铁等。除此之外,辣椒中还含有一种叫做辣椒素的物质,能使人心跳加快、毛孔张大,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变粗,血液流向体表,因而全身感觉热乎乎的。身体湿气大的不妨多吃点辣椒,补充维生素C的同时还可以除湿,一举两得。


绿豆芽: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除湿的作用。适用于饮酒过度、湿热郁滞、口干口渴、小便赤热、便秘、目赤肿痛等患者食用。


香菇:是“四大山珍”之一,有“植物皇后”“素中之肉”之称,是颇受称赞的药膳食材。香菇性味甘平,归肝经和胃经,对于气血亏虚、不耐劳累等有调理作用。尤其是野生的香菇,补气祛湿的功效更为明显。


膳食医生建议想消除“春困”,除了早睡早起、多做户外运动外,更加可以着重健脾去湿,进行饮食调理。膳食医生课题组的专家们根据多年的行医经验,通过具体病症征状,将具体病症分型,并根据食材的属性,配伍专享食方。


膳食医生认为健康的饮食调节需要根据体质对证调理。身体的状态发生变化,饮食的配方也应该相应地发生改变。辨证施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


消除春困 试试这四招


山西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预防保健科副主任医师陈燕清说,睡眠过多,可能造成营养障碍、气血运行不畅、筋脉不舒等现象。正所谓“久卧伤气”,没病也会睡出病来。


“一般来讲,成年人的睡眠时间以6—8小时为宜,每天睡8个小时足以恢复体力。对于老年人来说,睡眠不要超过8小时。”陈燕清建议,有条件者可在午饭后小睡半个钟头,睡醒后以清水擦把脸,醒神又补充精力。没条件午休,哪怕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10分钟,也能让身心解乏。


陈燕清表示,除了保证良好适度的睡眠、早睡早起外,合理的运动、科学饮食也能对消除春困起到一定帮助,解春困最好以下四大措施一起来。


1、做头皮操。每天早晚坚持进行头部按摩,能够消除大脑困倦。方法如下:用双手十指指端由前向后、由中间向两侧用力按摩10次;再短距离往返搔抓3次;最后轻缓按摩5次。


2、出行远眺。解春困,最宜加大感官刺激。春季是适合外出的季节,空闲时不妨走到户外,欣赏自然风光。多做远眺能给视觉带来良好刺激,有助消除春困。


3、饮食宜清淡。春天应多吃新鲜、易于消化的蔬菜,如胡萝卜、荠菜、小白菜、荸荠等。烹饪时加些葱、姜、蒜等作料,也有祛湿、促进血液循环的功效。


4、宜科学用脑。当头脑混沌不清时,不妨放下手头上的工作,让左脑得到适当的放松。此时可以听听音乐、做做运动,让右脑得以启用。


陈燕清提醒,春困发作,睡5—10分钟就可缓解进而较为清醒,但若一天发作几次甚至更多,要警惕“发作性嗜睡”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别一味当成春困。尤其是明显出现白天困倦、乏力、嗜睡,晚上却鼾声如雷,甚至呼吸间歇性停止者,更应警惕。


11.jpg222.jpg    ICP号:闽ICP备2024082985号-1                地址:龙岩市新罗区东肖街 道溪连村陈公厝路10号

    版权所有:龙岩道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制作维护:亿网行网络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