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 发布时间:2025-07-15 | 游览:66
内容摘要:顺应天时调阴阳,养生有道护身心。由人民网·人民好医生客户端、广东发布和广东省中医院联合推出的《得闲养生》栏目,解锁全年节气养生秘笈,让你健康一整年。 “小暑小暑,上蒸下煮!”7月7日,迎来小暑节气,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大科副主任刘添文在此分享这份小暑养生指南——“三防三宜”,轻松应对"上蒸下煮"模式,活力满满过夏天。
小暑节气做好“三防”
频繁进出空调房会导致毛孔开合失常,寒湿邪气容易乘虚而入。建议空调温度应设置高于26℃,避免直吹;夜间睡眠时腹部盖薄毯,切忌赤裸肩膀。不建议多吃或频繁吃生冷冰镇食物,小暑饮食更推荐“温凉”而非“生冷”,以保护脾胃功能,才能更好地应对暑湿。 小暑的太阳堪比“火焰山”,紫外线强,长时间暴晒不仅会晒伤,还可能引发中暑。出门带上遮阳伞、防晒霜等防晒物品,随身携带大容量水壶及时补充水分,午后尽量少出门。 研究显示,气温高于35℃时,人体应激激素水平会上升,易引发"情绪中暑"。小暑时节,适当午睡半小时,有助于养心安神,缓解疲劳。平时可多按压内关穴(位于腕横纹上2寸)。 小暑节气牢记“三宜” 小暑时节,气温高,人容易烦躁,情绪波动大,从而影响心脏健康。饮食上多吃苦瓜、莲子、百合等食物清热安神。 午间小憩半小时,顺应自然,可稍微早起晚睡(但不超晚上11点),保证充足睡眠。选早晚凉爽时进行散步或游泳,避免大汗淋漓、耗气伤津。 湿热的夏天热盛耗气伤津,推荐以下饮食。 绿豆汤:绿豆性凉,能清热消暑、利尿解毒,搭配少量冰糖煮制,是经典的解暑饮品(脾胃虚寒者可加少量陈皮调和)。 冬瓜排骨汤:冬瓜清热利水,排骨补充营养,两者同炖,清淡不油腻,可清热祛湿、滋阴润燥。 银耳百合莲子羹:银耳滋阴润肺,百合、莲子清心安神,三者炖煮后加少许蜂蜜,能缓解暑热导致的口干舌燥、心烦失眠。 小暑时节天气炎热、湿度较高,运动需遵循“避高温、防过量、强补水”的原则,推荐低强度有氧运动。 散步:选择清晨(日出后)或傍晚(日落后)气温较低时进行散步30-40分钟,既能促进血液循环,又不会过度消耗体力。 游泳:是小暑非常适合的运动(注意选择室内泳池或避开正午阳光,做好防晒)。 瑜伽或太极:能调节呼吸、放松身心,帮助缓解暑热带来的烦躁感,还能改善身体的柔韧性。 八段锦:配合呼吸调节,可增强脾胃功能,适合各年龄段人群。(广东省中医院庄映格) 小暑时节,如何用食疗方拔湿毒? 小暑时节,该如何养心? 夏季是皮肤病高发期,该如何避免中招? 冬病夏治,小暑时节适宜对哪些疾病进行调养? 按摩哪些穴位远离“情绪中暑”? …… 一年有四时变化,有24个节气的更替,不同的节气有不同的气候,这些气候变化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个人健康手册(二十四节气)》系列,是人民网·人民好医生客户端邀请知名中医专家,根据二十四节气的变化规律,通过防病调理、饮食养生、运动按摩等,调整人体节律,平衡阴阳,天人相应,从而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想了解更多小暑养生知识,请点击查看《个人健康手册(二十四节气·小暑篇)》。
龙岩道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网站创建试运营中,欢迎多提宝贵意见建议!感恩的心,感谢有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