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抗癌药你也吃得起,真相揭露

作者:admin | 发布时间:2019-03-18 | 游览:78

内容摘要:大家还记得去年热播的电影《我不是药神》吗?它讲述了慢粒白血病患者群体因为无法负担天价抗癌药,而“非法”购买印度仿制药物“续命”的故事。这部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一经播出,就掀起了全社会关于“天价抗癌药”的持续关注和讨论。 然而,在《药神》上映的半年多以后,山东聊城“假药案”又将此电影中涉及“假药”话题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作为现实世界当中癌症群体的一员,时至今日,当我再回忆这部电影时,仍然对当中的一个场景感同身受、心有余悸: 一位吃仿制药的老太太面对警察咄咄逼人的盘问,她没有哭,没有求饶,而是平静地说:“我吃了三年的药,吃掉了房子,吃垮了家人,我不想死,我想活着。”

大家还记得去年热播的电影《我不是药神》吗?它讲述了慢粒白血病患者群体因为无法负担天价抗癌药,而“非法”购买印度仿制药物“续命”的故事。这部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一经播出,就掀起了全社会关于“天价抗癌药”的持续关注和讨论。


       然而,在《药神》上映的半年多以后,山东聊城“假药案”又将此电影中涉及“假药”话题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作为现实世界当中癌症群体的一员,时至今日,当我再回忆这部电影时,仍然对当中的一个场景感同身受、心有余悸:
 

       一位吃仿制药的老太太面对警察咄咄逼人的盘问,她没有哭,没有求饶,而是平静地说:“我吃了三年的药,吃掉了房子,吃垮了家人,我不想死,我想活着。”


(《我不是药神》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抗癌的这几年中,我也曾遇到过像剧中这位老太太一样被癌症压垮的个体和家庭。目睹过各种癌症给患者和家人所带来的“经济毒性”,小到借光周围亲朋好友,大到倾家荡产、变卖房产甚至放弃治疗,无一不让人感到遗憾和无奈。


       在我看来,《药神》的成功在于它的真实——它描绘了我们,这一群被癌症这面镜子照出原形的社会小人物在时代、命运、社会的洪流中的诸多无奈。电影另一个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从某种程度上推动了国家进口药品管理改革,此后令多种抗癌药物纳入医保,大幅降价。


       但是,中国庞大的癌症群体的现实困难仍然持续存在:药物太贵,老百姓无法承担。特别是近几年,许多癌症的治疗取得了巨大的进展,靶向药和免疫治疗的兴起让许多患者看到了长期生存、甚至治愈的希望。伴随医疗进步而来的,还有触不可及的天价费用。


       人命关天。在有限的经济条件内,如何又能够保障自己或家人的癌症治疗?


       国家除了加快抗癌药物医保纳入以外,对于未纳入医保的药物,还组建了相对完善的慈善保障体系,为经济困难群体提供了不少慈善资助。许多抗癌药物在自费一定数量后,就可以享受国家慈善组织联同药厂提供的后续慈善赠药。


       这篇文章中,我们就为大家简要梳理了关于慈善赠药的相关知识以及申请流程。

nn4n-fyqzcxi3374146

 慈善赠药,一定是针对极端贫困者吗?


       提起“慈善赠药”, 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这只是针对极度贫困,或者低保人士而开设的。正是因为这样的观念误区,许多看上去收入还过得去的家庭,可能压根儿没有考虑过申请慈善赠药。这些家庭虽然不算贫困,可到最后为了治病却仍倾尽所有、甚至透支未来。


       实际上,对于抗癌药物慈善受赠者,其经济水平的要求普遍是依据家庭收入和具体药物费用的比例来规定的,只需要家庭的医疗支出占家庭可支配收入比重畸高即可。


       根据许多病友的经验,在实际操作中,可用家庭年收入低于药物总开销这一条原则来判断是否符合申请标准。换句话说,只要因为吃药而让家庭“入不敷出”,基本都符合赠药的经济水平标准。


       如此看来,慈善赠药并不是贫困者的专利。毕竟在天价药物面前,大部分人都是事实意义上“低收入者”。


       因此,只要患者符合条件,不要有包袱,放心大胆地去申请吧!


11.jpg222.jpg    ICP号:闽ICP备2024082985号-1                      地址:龙岩市新罗区东肖街道溪连村陈公厝路10号

  版权所有:龙岩道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制作维护:亿网行网络   


123